于杨说得更加直白★★■■:“如果有人想拍短剧,我们可以提供IP、提供场地、提供投放,做全链条的扶持。■■”她说■■,目前短视频中心还处于前期投入阶段,但短剧市场巨大的潜力,让他们充满信心。
外有古城墙◆■★★★■、状元楼、九曲桥,内有御书房、金銮殿、皇后寝宫……这几天◆★◆,位于嘉定安亭的上海国际短视频中心内,总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的古装基地正在进行最后的布景完善,预计今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。
“比如■■,银发观众喜欢■◆‘放下执念’的治愈系剧情,这类剧情往往围绕家庭★◆、亲情等主题展开◆■■■■★,讲述主人公在经历生活的挫折后,最终选择原谅和放下,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幸福,满足了银发族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需求。Z世代则偏爱带有‘破碎感’的逆袭故事,这类故事通常塑造一个看似平凡却有着强大潜力的主人公,在困境中不断成长和突破,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,符合Z世代追求个性、勇于挑战的价值观。”周杰坦言◆★■,这也意味着短剧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,需要更加精准地定位目标受众■★★★★,根据不同群体的喜好和需求,量身定制剧情和内容,以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。
不过■★★,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,从■◆★◆■“粗放式”走向“高质量★◆★★”,是短剧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。
以上海国际短视频中心为核心,嘉定区也积极培育新业态■■◆★◆◆。2020年11月,嘉定区商务委就牵头制定了《关于加快嘉定区直播和短视频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》;2024年1月又作了修订,助力培育发展区域在线月,嘉定现有直播和短视频产业相关企业有58家。★◆”嘉定区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,2021年以来,已累计扶持企业33家次■★★,区级合计拨付600余万元◆★■■◆★。
事实上,短剧从诞生之初就伴随争议,也被不少人贴上了“土味”标签◆★★■■。早期,短剧市场充斥着大量“赘婿逆袭■◆■◆◆■”“霸道总裁★◆★”等◆◆■“爽剧”题材◆★■★,“三秒反转、五秒打脸”成为许多短剧博人眼球的手段。
■★“几年前准备做短视频时,我们只是为了满足内部拍摄需求,搭了几个★★‘格子间’★◆,没想到规模逐步扩大。”回首发展之路■◆■,姚记科技旗下短视频公司、上海西亭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杨有些感慨。
“这里有食堂,盒饭味道还不错;有住宿,基本步行就能走到片场。这些配套★◆★◆★,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剧组的日常运作。”对于姚记的一站式服务体系■◆◆■■,朱林丽比较认可,她也抱有更高的期待:“希望姚记基地能再多一些外景配套,比如街道、草坪、别墅等,这样可能会有更多团队或项目前来拍摄。”
5月上旬,抖音★★、微信、淘宝、快手等多个平台发布公告,拦截下架一批违规微短剧,加强对不良价值观导向■■★■★★、违反公序良俗、低俗“擦边”、宣扬拜金享乐主义等违规内容的治理■★■◆◆。
“我们2019年就开始做短剧★★◆■◆,一开始只是为了给账号涨粉■◆■◆★。播出效果也很明显,单集涨粉超百万◆■■◆★。后来◆■◆■★★,抖音、快手等平台就出了分账机制。”朱林丽说,鸣白文化一直致力于走精品内容路线。从与抖音、快手牵手,到小程序短剧■■★◆■,再到与★★★“爱优腾芒”等平台合作◆■★,短剧产业规模不断扩大,也逐步走向正轨。
如今,上海国际短视频中心不甘于仅仅做一个拍摄基地,也积极参与短剧产业链的深度构建。
为了营造更线米高的巨大LED显示屏,可以借助滑轨来回拖动■◆◆。“黄浦江的夜景◆★、东京塔的清晨、塞纳河的黄昏……这些高清影像是我们的数字资产★★,能为剧组量身定制各类拍摄场景。”侯楠楠说,除了传统布景外,基地还有汽车摄影棚、虚拟拍摄影棚等◆★■■★。“电影《飞驰人生2》中,部分与汽车相关的镜头就是在这里拍摄的◆★★◆。”
昔日的姚记扑克厂房,如今有了新身份:彩虹数字片场。尽管外立面仍有工业风的粗砺感★◆★◆★★,但其中已是迥然不同的短剧世界——
◆★◆★■■“我们中心专为微短剧剧组服务,有各类丰富场景★■◆★◆,这样剧组就无需转场,一口气就能完成所有戏份的拍摄。★■■”上海国际短视频中心商务经理侯楠楠介绍,短剧剧组通常一周左右就要拍完一部剧,因此格外看中◆◆“场景连贯性”。◆◆“不同于以大型外景为主的传统影视基地◆◆,我们主要聚焦高频复用的中小型场景,更贴合短剧紧凑的拍摄节奏和预算的把控。★★”
从嘉定安亭的旧厂房起步■◆,上海国际短视频中心的转型★■■,既是传统产业升级的缩影★★■■,也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样本。
★★■“去年6月,国家广电总局针对微短剧的管理新规正式实施,短剧行业迎来了拐点。”上海华誉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负责人周杰是一名资深影视人,曾参与多部电视剧制作。如今,身为上海国际短视频中心总经理的他★★,以资深专业的视角◆★★◆■,为基地发展“把脉”。
这两天■◆,上海鸣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理人朱林丽正带领团队,忙碌于两部短剧的拍摄■■★■。鸣白团队,是姚记基地的★■◆“常客★★■■■”◆★。一个剧组团队有50-60人,全部住进了姚记基地的宿舍。
5月9日,姚记科技召开业绩说明会,相关材料显示,上海国际短视频中心作为姚记科技集团下属文创产业园区,规划用地200多亩,已完成200余个室内场景建设■◆◆◆■,致力于成为一个场景多、科技含量高★■★◆、配套全的短视频★◆■◆◆★、短剧拍摄及直播基地。
一家老牌扑克企业,为何决定去做短剧?短剧产业能否告别“土味★★”标签,迎来高质量发展?观“竖店”风云,或许能找到答案。
诚然,和5万多亩的横店影视城★◆、约1200亩的车墩影视基地■◆■◆★★、约1176亩的象山影视城等相比,姚记基地确实有些“迷你”。但“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”,基地包括住宿★◆★◆◆、餐饮、服装、化妆、设备、道具等在内的一站式服务,获得了不少剧组的青睐,在业界有了一定知名度◆◆★■◆。高峰时期,上海国际短视频中心有六七个剧组同时开拍。
漫步园区,透过◆■★“红桃路”“方块路”等路名,传统扑克元素依然可见◆★◆。近年来,姚记逐步将业务拓展至线上,这家中国扑克牌市场的龙头企业,有了手游、短视频等“新王牌★◆”。
今年◆◆◆■,广电总局启动■★◆★◆■“微短剧+”行动计划,部署六大创作方向,包括文旅、非遗、普法、品牌、经典文化及科普领域。
比如■◆★■,1号棚里的★◆◆“电梯间◆■”■◆◆★■◆,就是不少剧组青睐的一处小型场景★★■。“这台电梯除了不能上下外■◆◆,所有按键★◆★■★、数显都是真实的,后门也可以同时打开◆★■■■◆,方便布置机位和灯位。■◆■”走出电梯,记者在短短几分钟里★★,便在“办公室”“家”“顶楼酒吧”之间穿梭闪现。它们都身处同一个空间■■■◆★,拍摄动线可谓一气呵成★★◆。
放眼全市,微短剧已成为推动上海网络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。数据显示,上海微短剧行业的整体产值已稳步上升,约为70亿元人民币,微短剧的产量也持续增加,去年上海出品的微短剧接近2000部,微短剧平台的新增剧目达到约30000部。
2024年,《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》显示出令人瞩目的数据■■★◆◆★:短剧用户规模达5.76亿,市场规模预计突破504亿元■★,首次超过内地电影票房。周杰注意到,短剧用户不再局限于“下沉市场◆■★◆◆■”,而是扩展到全年龄段,银发群体成为新的增长极★■■■。
现代化的“总裁办公室”,彰显都市的精致与繁华★★★◆;一墙之隔,岁月静好的“花园洋房◆◆■★”◆◆,带人领略欧式风情;再往深处走,“繁花”式的石库门里弄,吴侬软语仿佛就在耳侧响起;分明身处同一个空间,从正门看像是“警局”,从侧门看又是“医院”……时空错位的魔幻感,扑面而来。
几年前★★■■★■,记者也曾探访过这些■◆“格子间”,相比现在有些正儿八经、中规中矩的拍摄基地,“格子间”更加轻盈,也更加“魔幻”。推开一扇门,它背后就可能藏着老教室★★■◆★、小馆子、灶披间■■★、宿舍楼■★◆◆、中药铺,甚至地铁站……随着短剧向精品化发展,★■◆★■■“格子间”有些捉襟见肘。于杨说,剧组对基地的专业要求日益提升◆★■■◆◆,倒逼场景布局的更新迭代。
随着碎片化■■、竖屏化成为新的观影习惯,微短剧产业持续火热★■。站上风口,上海国际短视频中心也迎来◆◆■“高光时刻★■”:这里能为微短剧剧组提供一站式服务,包括各类拍摄场景◆★◆、服化道租赁■★★■★◆、餐饮住宿等★★■◆★。有人形象地把这里称为★◆◆★“竖店◆■■★■”◆◆■■。去年有约100部短剧在此诞生,今年这个数字有望翻三倍■★★◆。
去年,喜马拉雅喜豹传奇公司、华誉影视和姚记科技就共同启动★■◆“喜报计划”。“喜马拉雅有大量内容IP,我们希望联通多方、共享资源,共同创作★◆■■★◆,形成以‘IP—制作—发行—投流’为核心的微短剧制作全链路★★■★,不断提质增量■★★、打造精品。”周杰表示。